說書人5-72DPI  

 

你覺得,政府每年拿數百億納稅人血汗錢,補貼臺電的無底洞,合理嗎?

小B,《26》

 

以26天的反核絕食行動為主線,失去記憶被賦予「26男」代號的主角連同他在內的26名成員,藉由對話串起了來自過去與未來的聯結,並試圖還原拼湊出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事以及26男的真實身分…

 

最近連續看了幾部關於核電的作品,再加上這一年來反核新聞與運動每每都佔據媒體大篇幅的版面,這讓向來對核電問題不表態也不思考的我改變了裝死的態度開始選邊站;是說我一開始其實是擁核派的,但看到擺明就是要擺爛到底、沒誠意要解決問題又不把人民當一回事的政府,對政府的不信任和對核安風險的了解讓我整個倒戈成了反核派。

 

嗯,老實說我覺得核電挺好的,但我就是沒辦法信任政府的核安控管和逃避台灣位於地震帶上的事實,這樣的風險我們完全承擔不起(目光遙遠)

 

將鏡頭轉回《26》,26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立場想法迥異的人們因為反核絕食活動聚在一起,他們圍繞著主角以問答的方式討論著核能相關的議題。

不管是擁核還是反核,動機又是什麼,本作透過流暢又不失詼諧的對話將一般人對核電的疑慮和肯定呈現出來,從核災歷史、核污染、核能發電成本與其依賴度到核四公投,幾乎無一不談無所不包,撇開它的小說性質不說,《26》可以稱的上是本極為生活化的簡易核電統整介紹,讓我在閱讀時有種被科普了好開心又Get到新知識的愉悅感☆

 

當然閱讀體驗愉悅歸愉悅,這依舊無法改變題材的沉重性與台灣面臨抉擇的迫切性,隨著對核能風險認知的加深,越是無法忽略逃避台灣人民必須面對的現實,究竟我們該如何選擇,選擇後又要承擔些什麼(至於電費調漲和供電不足等政客慣用恐嚇伎倆聽聽就好,我們除了核電主線外還同時要打公投副本…),都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的責任與義務。

 

《26》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小說,內有滿滿的核電科普,雖是虛構但又帶有報導文學的寫實性與散文的抒情風,可惜的是故事性有些不夠,導致它在我讀來比較像是藉由某種儀式所導出的討論思辨,不過話雖如此,用想要了解核電的角度來看本書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書名:26

  作者:張啟彊

  出版社:柿子文化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