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624370998310000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三郎》之所以會吸引我除了橫跨日治到國民黨政權來台的那段歷史,還有作者美籍台裔的背景很好奇在文化差異和接收不同意識形態灌輸的環境下這本書會帶給自己怎樣的閱讀體驗和收穫

 

抽離歷史文化政治種族等元素,主線充滿了《阿信》和鄉土劇的調調,就是套上歪果人無法理解的華人孝道(家庭)概念,描述生在望族但卻飽受欺凌的三子立志奮鬥的故事,但這樣老梗的劇情配上機車無比的配角群放在動盪的大時代——啊哦,看在念國立殯儀…咳、不是,是國立編譯館版本教科書的我眼中,心中湧現出來的感慨和憤怒其實不亞於主角。

 

雖然有部分的原因必須歸咎於自己,但教育制度和過往的社會價值觀完全讓我完全沒有國族認同感,對自己的家鄉土地和文化一無所知,小時後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且還覺得台語本土文化很Low(別揍我,我知道我錯了),等上了大學被教授打開社會學之眼和被這一兩年的社運趴洗禮後…

 

淦!我跟自己嘲笑的強國人沒啥兩樣啊!都是在黨國洗腦教育下長大,自以為自己會思考但殊不知思考模式是被刻意形塑,根本擺脫不了或很難跳脫定型的意識形態,對台灣文化歷史的疏離、歧視和幾乎沒有的認同感都是被某些人設定好的,要不是剛好生在資訊發達、傳統媒介無法一手遮天的網路世代,大概就會以被置入的既定價值觀當個沒有根也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的人吧。

 

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對國族認同的渴望和矛盾卻是相同的。

三郎有個政治嗅覺敏銳的父親,對國民黨的評論犀利且一針見血,那段「可是蔣介石是個將軍不是吃素的和尚他在輸給共產黨之前曾經贏得全中國他可不是靠著溫良恭儉贏得天下的」精準的令人發毛,殘忍揭開意識形態教育所不曾也不會觸及的真實歷史,而後的二二八事件屠殺、台籍菁英遇害(根本卡廷慘案)和白色恐怖,也消失或幾句話簡短的帶過,強力放送經濟奇蹟和解嚴到最後好棒棒的總統民選民主萬歲………嘿,我們的歷史和民主化過程真是這樣順遂美好的嗎?

 

真˙的˙嗎?

 

過去我很天真的以為現實就是如此,所以看事情只看到當權者想要我們看到和想到的那面,當思維改變後,看到的就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書中三郎赴美求學看到的不只是留學生的辛苦和榮耀,還有黨國特務無所不在的監控、冷戰體系下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地位和種族歧視的困境,翻轉了我的認知,同時也擴大格局能從更多面向來省思這段歷史。

 

我很喜歡劇情中穿插的歷史事件和三郎所遇到的困境,不過對於充滿愛恨情仇的家庭八點檔嘛…呃,我對父子衝突和親戚不計較沒興趣,所以看到後面有那麼點焦點(歷史提點和政治批判)被轉移的感覺,立志片收尾很好,但就是沒有後勁和過於圓滿覺得少了什麼吧(喂)

 

 

不過仍舊是本非常棒非常有意思的台灣歷史小說推薦給各位:)

 

  書名:《三郎》

     The Third Son

  作者:吳茗秀

  出版社:大塊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