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774706452187500  

 

看完後會想到馬斯洛的社會需求理論的我究竟是・ω・`)

 

《布魯克林》敘述五零年代愛爾蘭經濟蕭條南方小鎮的女主角為了爭錢在姐姐的安排下離鄉背井遠赴美國,設定讓我一開始就預設這是移工/移民的血淚奮鬥史的議題性小說,抱持著這樣的期待來閱讀卻沒想到…

 

有種女主角過太爽的感覺(爆)

 

會這樣想是因為她跟同類型作品的諸多前輩比起來,生活可說是一帆風順,雖然同樣有思鄉情懷和親人永隔的問題,但遭遇到的困難煩惱完全不是同個等級,感覺就像是難民憂慮下一餐在哪和名媛煩惱晚上的趴要穿什麼衣服的比較…比喻或許不恰當但我是真心這樣覺得。

 

由於有人罩又有合法體面的工作,女主角的問題就不會只停留在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而能更進一步的探討自我實現和認同等比較層次高追求;對於擇偶和家庭建立的描述有別於傳統(當代普便)的女性思維,並呈現出來自不同文化民族的價值觀,並點綴美國社會當時對有色人種的歧視,在角色塑造和社會氛圍鋪陳架構可說是可圈可點,也很好地在後半段劇情襯托出思維眼界受限於生活圈和鄉親的態度對比,可說是全方面的發揮,不過對吃習慣重口味(喜歡劇情高潮迭起)的我來說,《布魯克林》劇情單純到乏味,閱讀當下沒啥感觸,心情毫無起伏,但或許就是這過於乏味的生活點滴,將角色的內心糾結刻劃的細膩真實,足夠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會認真去思索女主角最後究竟會如何選擇。

 

  雖然說個人對本書的評價頗微妙可我還挺喜歡它的結局一個邁向未知的全新開始代表蛻變後的全新人生與其無限的可能

 

 

  書名:《布魯克林》

Brooklyn

  作者:柯姆.托賓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布魯克林 Brooklyn
    全站熱搜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