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002802428452500  

 

  憎恨也可以成為生存的動力,只要還在憎恨,問題通常就不大。可以憎恨啊,因為她剛失去了寶貝兒子,只要憎恨、憎恨、再憎恨就好。

 

  牛皮,《手中的天秤》

 

 

  所謂「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是指在加害者緩刑期間,被害者或遺族可以提出申請了解加害者的生活和反省狀況,在兩年期滿後由被害者或遺族決定是否將加害者送進監獄。

  換句話說,加害者的命運,將由被害者或遺族來做最後的審判。

 

  雖然自己最先接觸的就是日系小說主要也是在閱讀推理和犯罪題材的作品但對於日本獨有的「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過…呃、該怎麼說,這個制度設計感覺是在賦予提供被害人家屬些許社工關懷和司法主動權的意味,並彌補對於判決不服的「漏洞」,雖然說不見得每個人都肯定或贊同這項制度,但對被排除在司法程序外的被害人和其家屬來說,能夠讓他/她們參與並決定加害人是否「有罪」的制度,某種程度上也能提供心靈上些許的慰藉,無論那是好還是壞。

 

  《手中的天秤》敘述主角擔任大學講師講授「被害人.遺族緩刑觀察制度」並藉著回憶帶出自己初入行所接觸的案件、初出茅廬的雄心壯志和現實拉扯帶來的改變,以及影響自己一生的前輩:牛皮。

 

  很喜歡作者的切入點以及對敘事時間軸的掌握,除了讓讀者能了解案情外,自己本身的想法也很容易帶入並和主角同步,那種我一定要為案主(被害人家屬)做些什麼的熱血讓主角不意外地被潑了冷水,不過這種尖銳到近乎直接打臉的打擊在前輩的緩頰與包容下,讓主角慢慢放下原本的成見,開始試著從當事人的立場去看待和揣摩他/她們的反應與心情。

 

  本書並沒有一般議題作品堅持某立場(或說教意味)的通病,而是盡可能呈現不同當事人的態度來建構事件對雙方人生的影響;對身為局外人的觀察員來說,雖然當下可能某種程度的體會案主的痛苦,但對當事人來說那是伴隨自己一輩子的痛,除了本和人曾經經歷過的人,沒人有資格過問更遑論教人怎麼做,憎恨是被害者的權利,要繼續憎恨和放下仇恨都是他家的事,外人能協助的僅有陪伴和盡可能給予支援關懷。

 

  正如牛皮所說的:每個人都不一樣。

 

  習慣失去選擇放下,是不是就讓這件事告一段落,我這樣會不會對不起死去的家人?

  仇恨可以成為活下去的動力,但專注仇恨的同時會不會傷害到其他的人?傷害到同樣受傷需要呵護的孩子和親人,讓已經破碎的家庭變得更加破碎殘缺…

 

  遭逢噩耗與創傷,每個人所經歷和選擇的都不一樣,當然也就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即便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被害者能早日走出傷痛,但說要原諒要放下或要怎樣怎樣都是自以為是的傲慢

 

  《手中的天秤》藉由日本獨有的緩刑關懷制度讓讀者看到不同於司法和檢警視角的另一面,案件中受傷最深也是最為弱勢的被害人及其家屬:他/她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往後的人生該如何繼續?總是被聳動輿論掩蓋和刑責搪塞敷衍的被害人保護關懷,在現今的台灣仍被漠視和嚴重資源缺乏,希望本書能夠喚起讀者對這個議題的關注並讓更多人看到:)

 

  P.S 到目前為止今年看過最暖心治癒的作品,然後無法參與審判甚至被消音的不甘憤怒不能再懂…雖然本書挑選的案件加害人並非典型的蓄意殺人傷人的惡徒,但並不妨礙讀者去體驗思考「緩刑觀察制度」的優缺點與其存在必要性。

 

 

  書名:《手中的天秤》

     手の中の天秤

  作者:桂望實

  出版社:皇冠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