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罩霧半日遊回來,回來看到老爸就哇哇叫:「說好的霧峰林家花園呢?不是應該像御花園那樣嗎?怎麼是古厝嚶嚶嚶嚶!」
老爸一臉「你傻的啊」看著我:「本來就是古厝啊,不然你以為是什麼?」
我:「御花園啊。」
一個事情不做功課,被宮廷劇荼毒和滿腦子妄想的悲劇_(:3 」∠ )_
好吧,我想我大概是從小聽大家說「霧峰林家花園」聽慣了才會有這種先入為主想法,所以才會在到達後感到如此「驚喜」,不過砍掉重練也好,以後別人說霧峰林家就不會傻呼呼的以為是御花園了(登登)
參加TC的阿罩霧半日遊搭乘公車來到霧峰,沒來我還真不知道霧峰居然離台中市區如此的近,10公里不到刷卡免費,一直以為它像新社在山上、被群山環繞還煙霧裊裊的我究竟是對阿罩霧(霧峰)有什麼誤會啦!?這裡明明跟大里差不多啊…
乘車約40分鐘,下車後走了一會兒來到「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準備購票入場。台中市民享優惠50元(須帶證件),購入200元的門票後便奔去聽假日才有的定點導覽。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購票處後方。
這是「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的地圖,非常有用,拿來對照才知道這裡是哪裡哪裡,對我來說除了「大花廳」外其他都長得差不多_(:3 」∠ )_
為什麼霧峰林家宅邸要叫「宮保第」?這就要追溯到霧峰林家第五代族長林文察(我們熟悉的林獻堂他老爸和林文察同輩,所以是叔姪關係…吧,家譜看得我有點暈),林文察是清代著名的台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和戴潮春事件,並在福建、浙江與江西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頗有軍功,最後戰死沙場被追封太子少保,而宮保第就是只有被封為太子太保及太子少保的官員才能使用的宅第名稱。
不過武官和太子少保(太子的老師)能扯上啥關係?
嗯,很久以前確實是太子的老師(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師之一),但後來就轉成榮譽職,單純成為高級虛銜,並不負責教導太子。
林家宅邸其實早在林文察前就動工了,只是在林文察的兒子林朝棟這代將林家推到最高峰,除了軍功累累獲贈官職外(參與中法戰爭,宮至三品),朝廷獎賞他老北的樟腦專賣權帶來滾滾錢財(聽說當年樟腦有80%都是台灣出口,可見有多賺),有錢後林朝棟便開心的拓府大修,林家宅邸才有了今日的規模。
大花廳的前門和旁邊的箭道。
我覺得自己真的要改討厭拍人群的壞毛病,因為討厭畫面裡有人群就寧願不拍,導致回來整理照片發現東缺一塊西缺一角…艸,沒拍到宮保第二進只拍了個匾額,哭哭。
金箔壽匾寫著「春秋又八千」,是日治時期台中中華商會會館送給林朝棟的夫人楊太夫人的賀禮。
狂草實在太藝術,我只看的出來又八千…
第二進是當年府上貴客能乘轎直達的轎廳,貴客下轎等主人出來相迎前會無聊…咳,不是,好奇的打量四周,所以第二進裡面就很狂的把李鴻章送的真跡拓印和幾幅充滿吉祥寓意的畫給展示出來。瞧!雖然我們是以武家發跡的下厝系,但文墨收藏也不輸隔壁(林獻堂那支)的頂厝系哦!
聽說李鴻章的真跡在台灣只有故宮和這裡看的到。
有喵有兔子有菊花有芭蕉,文人喜歡的祥喻祝福我通通看不懂~~
第二進的屋頂被九二一給震垮,但四面牆卻很神奇的立不搖,所以修復的只有上下新舊落差很大的屋頂XD
宮保定第三進。
世家大院上的橫梁裝飾都大有文章,都和多子多孫、招財進寶和官上加官等祝福脫離不了關係,這裡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書香世家要求的「琴棋書畫」,把琴棋和書畫分別雕在兩側,期許後代子孫能琴棋書畫樣樣通,後面還追加拂塵和墨筆等小物件,希望能加官進爵和…我忘惹(巴)
這裡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小姐能用來看未來夫婿的女婿窗。
以前世家大族的小姐大多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生活只有後院那塊天小天空,僅只非常時期才有非常手…不是,是特別待遇,像是在未來姑爺來訪時才能帶著丫鬟走出院子來到第三進的女婿窗後面偷看對方俊不俊~(但就算長的不怎樣還是要嫁啦,悲傷)
接著是最裡面的大院,宮保第第五進,進去時納悶院子怎麼有兩個中間開口對稱的小矮牆,聽解說才知道那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二門。
我艸,這也太悲催了吧,看宅鬥文我以為後院還蠻大的,結果連「霧峰林家宮保第」這號稱府邸規模直逼親王、已算僭越在中國會被殺頭的大宅都這麼小咪咪(宮保第乃一品官宅),那其他品級的宅院豈不更小?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便辜狗了一下雍王府,發現宮保第除了占地和建築規模外,結構倒是和親王府沒什麼差別…所以後院規模大小和品級無關,純粹看你家地多大和你想蓋多大。
從後面看過去,小姐們到二門能活動的空間就僅限這塊草坪。
第五進的廳院,長廊和支摘窗。
「大花廳」下篇再寫,宮保第光顧著拍照和追導覽遺漏了蠻多細節包括一堆沒拍到的東西,有機會會再訪霧峰來個一日遊仔細欣賞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