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真相更容易被扭曲的東西。
或者應該說,沒有比真相更具有多面性的東西。
拉傑斯瓦,《王與馬戲團》
這是我第三次閱讀米澤穗信的作品,第一本是莫名有點心理陰影的《再見,妖精》,第二本是我有點抗拒但卻意外好看的本格作《算計》,改編成動畫的《冰菓》倒是沒看過也沒興趣,而這本《王與馬戲團》則是被真實事件給拐到,再加上主角是記者和舞台背景是尼泊爾,就咚的一聲自己摔坑了(喂)
主角太刀洗萬智因故離開報社,接受雜誌社的委託遠赴尼泊爾編寫海外旅行特刊,沒想到發生皇室槍擊事件導致國內陷入了動盪,記者的本能與職責讓她立刻著手調查報導,此時一具背上刻有「告密者」的屍體卻意外出現在她眼前…
雖然對尼泊爾完全不熟也沒看過《奇異博士》,但聽去年年底去尼泊爾登山健行的友人分享過程和照片,大概可以勾勒描繪出那個充滿異域風情的極樂淨土,聽說很像來到《奇異博士》的拍攝片場,且對地名也不會太陌生,讓我得以迅速的進入劇情,而作為開場、以真實事件為背景的尼泊爾皇室槍擊事件算是科普了我匱乏到不行的亞洲史地,從尼國的文化、地理到政治和鄰國衝突,透過角色代入能粗估瞭解個入門,然而在理解的同時卻和太刀洗一樣,正一步步踏進作者架好的陷阱裡。
報導真相陳述事實乃記者的天職,我和太刀洗都將其奉為信仰與真理,但這樣的信念卻被幾句話給輕易粉碎:你是為了什麼理由傳達真相?知道真相有何意義?真相真的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嗎?還是說只是自我滿足的正義和消費悲劇呢?
藉由太刀洗的自問自答,讀者能夠輕易感受到她內心的動搖和對採訪報導的批判;中立陳述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記者在下筆的那刻就已篩選決定了立場,而他/她所選擇的照片與文字將會決定閱聽眾對事物的最初印象,而這是否為真相?可能又會是另外一回事想到現在很多速食新聞都沒經歷最基本的求證就噁心,而反方所舉例期盼走鋼索的人失足墜落的馬戲團比喻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慘劇,是至高無上的刺激娛樂。或許當下你會感慨同情和悲傷難過,然後呢?沒有然後,悲傷的情緒彷若只是看了部悲劇片得到發洩,人們繼續過自己的日子並等著下一場能夠帶來震撼刺激的新聞,不可否認,這確實是當前社會的寫照。
《王與馬戲團》以挑戰新聞的理念和價值演出一場符合閱聽眾期待的本格大戲,第一人稱視角的侷限將臨場感發揮到極致,並以其主觀立場讓看似簡單有只推進劇情作用的角色顯得生動複雜,雖然最後有猜到主謀,但那支沒料到的回馬槍卻殺的我措手不及,沒有塵埃落幕的安心,只有對現實無盡的感慨和悲涼。
記者所傳達的真相,究竟是為了什麼?
而真相又真的是真相嗎?
書名:《王與馬戲團》
王とサーカス
作者:米澤穗信
出版社:尖端
入手方式:試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