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與刊版圖無關-W-
最近在翻《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書裡提及巴伐利亞的部份讓前陣子剛去慕尼黑玩耍的我相當有共鳴,也能快速的理解進入狀況,不過說到巴伐利亞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路德維西二世的新天鵝堡,一座承載夢想與金錢(沒有誤)的夢幻城堡,這次去慕尼黑終於圓了兒時的夢想之一去了新天鵝堡但離慕尼黑也沒很近好嗎搭車要將近3小時耶,外型很夢幻保養的跟新的一樣根本不像一世紀前的建築物,內部是很狂超狂的歌劇院風格~~
嗯,關於新天鵝堡和舊天鵝堡有機會再寫遊記,我想說的是在看《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時提到建立德意志民族認同的章節,路德維希二世的爺爺:路德維希一世,那位在寧芬宮弄了間「美人畫廊」、結婚典禮盛大到演變成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節、最後因情婦醜聞而在1848年革命退位讓給路德維希二世他老北的第二任巴伐利亞國王,他在雷根斯堡蓋了一座瓦爾哈拉。
沒錯,就是北歐神話的英靈殿「瓦爾哈拉」,孤陋寡聞的我看到這章節時眼睛都快掉出來了,果然是家族性遺傳,爺爺中二孫子也很中二,血緣認證蓋章確認(喂)
不過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正值拿破崙戰爭時期…嗯,某種程度可以理解路德維希一世的發想與其精神借鏡,但也只有國王能把自己的妄想(?)實體化,有錢有權就是任性,羨慕!
瓦爾哈拉神殿是一座「值得讚揚和尊敬的德國人」,「歷史上說德語的著名人物-政治家、君主、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名人堂,德意志的概念不以地理疆界而是以語言來界定,只要是說德語且得到巴伐利亞議會的認可就能進入英靈殿,所以在這裡看到凱瑟琳大帝也不要太奇怪,雖然人家是俄羅斯沙皇,但因為她出身德意志的小公國,所以也算德國人~~
瑪麗亞˙泰瑞莎是奧地利女王但也說德語,入選。
馬丁˙路德因為意識型態(天主教V.S新教)的關係比較晚才搬進去,海涅因民族關係到2009年才住進去,不知道用德語寫作的卡夫卡有沒有機會入住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搬板凳)
總之,寫這篇的原因是想提醒自己有機會再訪慕尼黑或巴伐利亞時,一定要去瓦爾哈拉朝聖(握拳)
然後,寫寫這個果然有加強記憶的作用,不然歐洲王室都是親上加親、大家都是親戚,要搞清楚誰是誰我的大腦CPU真的很容易過熱_(:3 」∠ )_
沒意外《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看完應該也會生個短感,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作者很幽默很可愛☆
寧芬宮和慕尼黑王宮待寫,想想那金光閃閃的珠寶和氣派的大廳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