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7    

千祈唔好慣(千萬不要習慣了)。

就是我們這一代習慣了,到你們這代才變得如此。

 

 

  其實當初看完《十年》後就要提筆寫心得,但感觸太多又看到關於香港的現況持續惡化(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就一直擱著擱著…

  還是覺得來寫些什麼吧,寫在台灣版《十年》尚未上映前以及金馬風波後。

 

  《十年》以五個香港故事呈現一個不想見到的將來。

  《浮瓜》直接破題以政府策畫的陰謀製造恐懼來通過《國安法》。

  《冬蟬》太哲學了我看不太懂,不過能夠感受到那種言語無法形容「活生生消亡」的選擇與哀痛。

 jd1n1tmm2fzaaqi1c7fv  

  《方言》直白的講述文化清洗,普通話取代廣東話成為官方語言,不會說普通話將被歧視和喪失某些公民權,在自己的土地上說自己的語言犯法嗎?諷刺難過得讓人想哭。

  《自焚者》了解圖博/西藏的現況就不難理解。

  《本地蛋》敘述的是香港本土意識的消滅清洗和「愛國洗腦教育」的文革紅衛兵再臨,當賣蛋連本地兩個字都不能使用、孩子成為政府的耳目舉報監視大人的一舉一動時,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十年4  

  當初看電影時我整個哭到不能自己,14年太陽花學運時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猶言在耳,港獨的興起與反撲、雨傘革命的鎮壓與後續清算、泛民派的議員因宣示風波被剝奪議員資格到當初九七回歸時《基本法》所承諾的「五十年不變」今昔對照,諷刺地讓人笑不出來。

  電影上映後的三年過去,廣深港高鐵通車、銅鑼灣書店事件到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帶來的亂象與民主法治的箝制限縮,香港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化,回歸不過二十一年,情況就已經糟糕成這樣,承諾的「五十年不變」……呵呵,不好意思,中國外交部說中國領導人親筆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只是一份不具現實意義的「歷史文件」,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

 

  大概除了《自焚者》外,其他四個故事都已經是現在進行式,每每看到香港的現況都會感到納悶:為何台灣還是有一票人覺得和中國統一沒什麼不好,不看中國本土的極權統治和社會亂象,單看被拿來當樣板承諾「一國兩制」的香港,中共說的鬼話能信啊,嘖。

 

  去年在京都自助時和一個香港女孩同房,我們兩人聊了聊現今的香港和當初《十年》在香港上映時的狀況,香港有多慘我心裡多少有譜,但當初《十年》要在香港放映時有多艱辛我真的完全沒有想到;她說一開始沒有電影院願意上這部片,片商只好自己去找場地播放,不管是小劇場還是倉庫,只要是能放映電影的公共空間他/她們都願意播放,但即便口碑反應好場次仍然不夠,想看電影的人只能自發性地排隊讓位,五個故事大家輪流看,你看完一個出來換人進去看,想要完整看完整部《十年》不是件容易的事,她自己也才看完一個故事,這分享讓我聽得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至於被中國給禁片和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發生什麼事大家都知道,對照今年的金馬和後續中國藝人的集體表態效應,「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罷了。

 

  然後關於香港的本土文化清洗…我年初去德國時在香港轉機時間較久,第一次認真花時間逛了逛香港機場的免稅店,發現除了港式飲茶和糕餅等食物保留較多香港在地特色(或符合一般人對香港特色的想像)外,紀念品和禮品店販賣的東西看得讓我各種WTF,香港特色我好像只找得到這種中華街料理吊飾與印有HK字樣的T-shirt比較符合,至於其他什麼熊貓、招財貓和中國結掛鈴……

 20180304_165123  20180304_164435  20180304_165428  20180304_165516  

 

  我不知道是沒特色還是失去香港特色哪個比較可悲,做為一個外來者看著感到難過。

 

 

arrow
arrow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