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EDh25u  

  一星期之前我還在困擾要先看國別史還是先看區域史,一星期之後我發現這根本不是問題:媽的都給我先看國別史(尖叫)

 

  鑒於從學生時代歷史課本灌輸的幾乎都是西方觀點詮釋的史觀,要到接觸薩伊德的《東方主義》才稍微掙脫這種思考模式,開始試著去尋找從亞洲和台灣本土視角的歷史敘事。

 

  前提大致是這樣,《發現東亞》我是抱持著這樣的期待和理解來閱讀的,至少一開始本書的內容還頗符合需求,實事求是的從16世紀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講述日韓中的關係變動,但看著看著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尤其每當提到「中華」和相關論述時違和感就會特別強烈,但明清歷史和同時期的朝鮮史我超不熟,只能耐著性子看下去,直到看到「文明與野蠻──殖民「現代性」入侵」才恍然大悟--

 

  啊,這是試圖從根本翻轉西洋史觀對近代中國(日韓只是順便)的定位,洗刷閉關自守和反現代性(鴉片戰爭和庚子亂拳)的汙名,建構中國的受害者形象和西方帝國主義(這裡的解殖和現代用得很唬爛掉書袋,但足以唬住對這段歷史無概念的讀者)都對不起中國的論調,看得我瞬間理智炸裂,氣得想直接把書給還掉,但想說都已經看到這裡了,況且明治後的近代史我還比較熟,就來看看作者還想掰些什麼,然後…

 

  不看還好,看到自己熟悉的歷史被歪成這樣真的會氣到冒煙,你當我沒讀過書嗎混蛋!!!(摔書)

 

  扭曲資本主義和去脈絡簡化一戰後的軍備削減和經濟影響,這裡是黑日本的軍國主義(反正中國黑日本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最讓我噁心的是對民族主義和反殖民運動的論述。

 

  二戰後一堆新興國家獨立,但邊界紛爭和族群爭端層出不窮,這個鍋確實要找殖民者算帳,不過作者把這個超連結到中印領土紛爭,試圖將少數民族(新疆、西藏和蒙古)對中共政權的反抗合理化成殖民遺毒外國勢力煽動與「對想像的主體性來反抗」:當被殖民者以強烈的身分意識訴求主體獨立之時,他們沒意識到這個邊界清晰的主體,並非他們以為的歷史本身,而是藉由被殖民經驗而來的新發明。

 

  這樣反過來指責受害者是精神病(民族文化是經由被殖民想像淬鍊而來)的說法真的有夠無恥,看到這裡我已經無力吐槽,後面對中共建國的歷史評點和讚揚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就…噢,好哦,都給你講就好了,掰。

 

 

  書名:《發現東亞》

  作者:宋念申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發現東亞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的頭像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及時行樂。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