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灣最後的原始海岸線。
身為一個金魚腦,如果沒有當下做筆記,記憶體就只會記得印象深刻(但可能無關緊要純粹有趣或豆知識)的東西。走了一趟阿塱壹,導遊很認真的導覽介紹,但我只記得吃得和喝的,整個就是…
我就金魚腦(大聲)
由於疫情的關係無法出國,但出國假早早就請了,只能轉移目標改玩國旅,當初規畫東部並沒有阿塱壹我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直到要出門前兩星期我娘跟我說她的高中同學去阿塱壹健行,風景很美Balabala,讓也蠻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我決定那就納入行程好惹(一秒),就開始認真查資料,一查才知道那是管制區,要申請入山證和解說員,20人以下團體3000元,這讓只有我和我爸兩人成行的團覺得好貴,轉而看有沒有國內旅行社推出的一日遊套裝行程…
嗯,還真的有,從恆春出發當日來回,平日850元,周末950元,除了午餐外全部幫你打點好,就你了(刷卡下單)
在恆春古城東門集合搭車,鑒於一個星期前墾丁才被擠爆、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旅遊警訊結果大家又通通跑光光,人潮瞬間急凍退散,我們那一團出團22人有兩人放大家鴿子,原本是搭小巴但可能遊覽車生意不好做,小巴升等變大巴,大家還能坐梅花座保持社交距離,覺得有賺到XD
我們從台東南田村的入口進去,解說員(以下簡稱導遊)開始生態導覽解說,那個林投果我一開始以為是長在海邊的鳳梨,還在驚訝「天啊鳳梨居然長在樹上我記得不是在地上嗎」,然後就被科普這根本不是鳳梨,導遊還說林投果按照熟成度熬出來的茶風味都不一樣,讓我聽得好想喝喝看~
是林投果不是鳳梨。
然後是野外求生知識,如果在山裡迷路又沒水喝,可以捏月桃取水喝。
真˙花露水啊啊啊啊啊啊啊!!!!!!
整個阿塱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乾),但因為跟團不好意思現場操作,隔天去旭海我看到月桃就捏看到月桃就捏(被巴),月桃擠出來的花露水真的有淡淡的花香味耶!!!!!!
回到阿塱壹,從台東和屏東的交界處進入管制區,會有巡守員核對證件點名,也在入口前方看到海巡的巡邏車來回巡邏,是真的有在管制。
我們的迷你團,證件核對點名中(<ゝω・)
剛剛經過的台東縣。
「阿塱壹」源自排灣族的安朔部落舊名,語譯為廣大事物逐漸縮小貌,在康熙年間就已被相關文獻紀載。
此古道為兵家必爭之地,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等都曾在此遷移,是個移民時代的見證。只要上了山頭,便要格外小心,因出草隨時可見。
早期古道總長約兩百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時日軍為防美軍從牡丹灣登陸,自行炸毀古道路基,因此目前僅剩約4公里海岸因長期受到軍事管制影響,古道較無人通行。古道保留原始風貌,成為台灣原始地質地貌的代表。
上述文字介紹摘自《屏東縣觀光旅遊網》
所以過去的台灣東海岸原始地貌是這樣?
感覺不太適合登陸作戰欸(考慮到海象和地形),不過炸毀好可惜,整個海岸線古道只剩四公里,能夠這樣踏足享受山海風光的地方不多呢…。
布滿南田石的南田石灘,渾圓的石頭灘其實不太好走。
雖說南田石是有名的圖案石,但比起這個我個人比較喜歡像酷斯拉鱗片剝落的岩石XD
開始爬觀音鼻山,從山坡上眺望海岸線。
然後我看到海水呈現不同的顏色不知道為什麼特別興奮(太久沒看到海)
面對太平洋感到心曠神怡wwwwwwww
烏雲飄走太陽出來後,畫面瞬間從陰鬱的冬天變成綠意盎然的春天XD
用團員的位置來表示古道的行徑路線。
下山後又走回海灘,後方是剛剛爬過的觀音鼻山。
大家來這裡一定要上來拍個照表示到此一遊的軍艦岩。
聽說冬天來要和海潮比快奔跑的礫石灘。
跑給海浪追感覺很有挑戰和趣味,但相對的也挺容易拐到腳就是了。
這裡有麥飯石,導遊說這個丟下去煮鍋物湯頭會特別甘甜鮮美。
我們這次健行雖然有雲層但好在沒下雨,太陽還時不時出來打光一下,導遊笑說這是最適合阿塱壹健行的天氣,雖然說夏天海天一色又無風浪能拍到絕美的碧海藍天,但那個高溫和毒辣的陽光不是每個人都能忍受的。
結訓(並不是)
還有完成證明也太可愛了,更可愛的是旅行社還給了一張見證書,蠻有紀念價值的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