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十一年,蒙古襲來!
要不是之前有留意到《對馬戰鬼》和辱華掀起的風波,不然還真不會注意到這部應該算是冷門小眾番的作品,當初忘了是看青文的哪部漫畫結果頁面跳出推薦作品,看到「元寇」這個關鍵字我就按進去,然後就…哦哦哦哦!!!!
劇情就…歷史之壁的蒙古來襲,敘述作為罪人被送往對馬島的前御家人朽井迅三郎與對馬島眾人一起抵禦蒙古大軍的壯烈物語。
有頭有尾交代蒙古軍襲擊對馬島的始末,就劇情而言個人覺得單行本前四集表現較佳;節奏掌握得恰當好處,該壯烈的時候壯烈、該煽情的時候煽情、該激昂的時候激昂,畫面分鏡很好地呈現家園被焚毀、人民被屠戮和父兄郎黨戰死的情緒渲染轉變,那種血性憤怒躍然紙上,很有感染力,主角方以寡擊眾的戰術描寫和心理戰分析讓讀者一度有在絕望中看到希望的錯覺,但後面的劇情…
該怎麼說呢,不知道是受限於敵我軍力懸殊的限制(又不是真的對馬戰鬼)和時不時插入無關緊要、看起來根本是補充時代背景的角色回憶,再加上劇情進入人海戰輾壓的收尾,對比前面的壯烈激昂,後面就顯得乏善可陳,雖然沒到難看,但就是覺得收得不夠好,不過個人單行本進度只到第九集,說不準最後一集能夠來個回馬槍大逆轉(劇情評價),現在日方的進度已經到了博多篇第三集,不知道青文有沒有可能繼續代理…還蠻想看後續的,畢竟本島登陸才算是進入本篇戰事啊。
主角:前御家人,義經流繼承者朽井迅三郎。
這算是我第一次看鎌倉時代劇情的作品,看習慣步行作戰的戰國和江戶時代後看到鎌倉武士能馬上拉弓殺敵!好帥!!
女主角:輝日,設定是擁有安德帝血脈的宗氏公主,擅長弓箭。
流刑犯一行人。
長嶺判官:防人後裔刀伊祓首領。
劇情和主要角色大概是這樣,但這部我覺得有趣的地方(起碼對我來說)還有關於兵器和歷史的部分。
沒看《元寇合戰記》我還真不知道蒙古侵日是蒙古高麗聯軍,轄下的士兵不只有蒙古和高麗人,還有女真人和漢人(元代所謂漢人指的是金朝轄下契丹、女真、及北方漢人)。
人種不同裝備兵器也不同,單看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不過放在一起看差異性就出來了,我是看完才知道原來弓有分那麼多種,不是只有古裝劇裡的漢弓(沒說我也分不出漢弓和蒙古弓的差別),雖然不是沒看過使用弓作為武器的動漫作品,但沒比較真的沒發現和弓那麼長…
女真人畫的超隨便XD
日本士兵使用的和弓,弓的上弧部份共佔了全弓長度的三分之二,制式是「上長下短」,其規格及長度亦可稱得上是世界最大的弓。
作為先鋒的高麗士兵使用的朝鮮弓。
《元寇合戰記》又讓我順便補了一下歷史(扭)
一直以為元朝是在忽必烈消滅南宋這個地方政權後才建立的,但事實上在南宋完全滅亡前元朝就已建立,歷史課本上所稱的元朝是「大元大蒙古國」,和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國」(蒙古帝國)有所區別。
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大蒙古國,1274年蒙古高麗侵日,動畫特寫的高麗先鋒旗幟使用的是朝鮮的國王旗幟和漢文寫的「大元大蒙古國」。
一開始我用錯誤的歷史認知帶入,覺得明明是高麗軍,為什麼要使用寫有漢文的軍旗?再怎麼樣也應該是寫蒙文吧,元朝我記得沒那麼早漢化啊。
過了沒多久突然想到,現代的韓文是世宗大王創的,世宗大王的時代…嗯,是15世紀。
是我誤會人家了,1274年高麗還在使用漢文,所以出現「大元大蒙古國」的旗幟很正常,倒是另一面看起來像是八卦的旗幟…
那是朝鮮國國王御旗(1392-1882),不是高麗王朝的旗幟。
朝鮮國國王御旗。
高麗王朝儀仗旗。
我覺得作者可能是因為作畫需求才會用不屬於該時代的朝鮮國國王御旗,應該不是沒考究(高麗儀仗旗真的很不搭),我個人是這麼認為啦。
蒙古軍就真的用蒙文,圓圈圖騰旗幟是取自《蒙古襲來繪詞》,但除了那面圓圈旗外,蒙軍是否還有其他旗幟以及是否使用文字或其他圖騰…似乎都不可考。
算是考究紮實又劇情流暢好看的作品,推薦給對這段歷史有興趣和捧油。
另,本作在18年已動畫化,可上巴哈觀賞,但動畫作畫不算精良,劇情也多有刪減,我刷了幾集還是推薦漫畫。
不過片頭不錯,看過原作再回去看片頭覺得超爆幹虐。
書名:《Angolmois 元寇合戰記》
アンゴルモア 元寇合戦記
作者:たかぎ七彦
出版社: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