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沒有該被統治的人民,那裡有的只是「人」!
看完後感覺這是濃縮的日本近代史和仍是現在進行式的當代史。
因為民族語言不同而遭受歧視阿伊努人,戊辰戰爭中貫徹正道被貼上賊軍標籤的東北士族,不滿維新政府選擇響應西鄉舉兵發動西南戰爭的鹿兒島人,明明都是日本人,卻被遷居、放逐於此,被剝奪屬於自己的地方認同與驕傲…
沒有什麼比在自己的國家卻是異鄉人更悲哀諷刺的事。
雖說主線都聚焦於阿伊努人歷經歧視、為求生存的自我認同掙扎和守護傳承族群文化,但反應時代變遷的思想變化、充滿歷史感的戰爭描寫和多數人(優勢種族)看待少數民族的理所當然態度也非常的精采動人,尤其是北海道的開頭,主角回憶他兒時認識的日本人是一邊把文明灌輸給阿努伊人,一邊也努力或被迫適應著文明,從而揭開明治維新日本邁入所謂文明國家強權之列的序幕,對照兩位主角在歷經苦難淬鍊後與見證歷經明治政府從維新後的起伏顛簸到被強國承認的開國勛爵的談話:「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之下,我們選擇了戰鬥,那你們要怎麼做?」
要怎麼證明民族的優秀?所謂的文明是什麼?
作者在小說中反覆透過角色的對白與行動呈現19世紀末帝國主義對文明近乎傲慢的定義,甚至露骨地寫出在現代看來多元包容的民族學和人類學在當時反而興盛於擁有殖民地的列強諸國,因為藉由這些理論與學說,他們才可以用科學來證實自己的優秀與有理由去統治他國與其他人種。
面對強勢的歐美帝國主義,日本選擇富國強兵,用文明和武力武裝自己,用國力和兵力來證明,以國家為主體凌駕一切之上,大隈伯爵所代表的是當代主流多數的看法。
但兩位主角卻不這麼想,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回答這個命題:人才是能夠主宰改變遊戲規則的答案。
唯有活下去和貫徹堅持,才有可能打破被強權所規定壓迫的現狀。
過去是這樣,現在亦然。
我們仍走著他們還未走完的道路。
書名:《熱源》
熱源
作者:川越宗一
出版社:尖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