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txhgq8  

全台唯一一座留有日本神社建築元素的教堂

 

  這是誤打誤撞去的花東行印象深刻景點

  當初從慶修院離開後繼續北走往宜蘭開中途去七星潭看一下海景活動活動筋骨我爸問說沿途還有什麼景點可以去我想了想說東部好像蠻多特色建築的教堂就估狗沿途有什麼教堂可以去看建築,結果很多特色教堂不是在東部山裡面,要不就是在已經過了的東部海岸線,現在距離我們快要上蘇花的路上只有一個新城天主堂,那就它了,GO!

 

  位於花蓮縣的新城天主堂建於1965,日治時期原本是日本政府為紀念新城事件陣亡的日本軍警而建的新城神社,在戰後因國民黨政府急欲去「日本化」,社殿等建築遭到破壞廢棄,直到遠從瑞士來傳教的聖伯納修會的神職人員,在四零年代來到花蓮新城傳教,取得了使用廢墟的權利,蓋了花蓮第一所幼稚園,1964年修會出資,透過天主教會買下土地,將神社改建成禮拜堂,並在現任神父戴宏基神父的堅持下,積極向縣政府爭取,才得以保留鳥居、石燈籠、玉垣、荒垣及瘞骨碑等歷史的遺跡,並在2005年被列入縣定古蹟。

 

  但對瑞士的傳教士而言,遺跡承載了歷史與文化,訴說著未被遺忘的生命記憶。

  摘自「新南向政策平台」,《穿越歷史的和解 守護古蹟的戴宏基神父》

 

  這段話讓我覺得好感動,這確實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生命記憶再延續的最佳典範啊。

 

  按照導航來到目的地,遠遠就看到標誌性的大鳥居,因為事前完全不知道新城天主堂的資訊有被驚喜到,下車走近看到保存良好的參道和石燈籠,還有將近60年前興建、放到現在還是超潮超有意象的諾亞方舟造型教堂,整個wwwwwwww

 /tmp/phpTYBdhI  /tmp/php0RwltJ 

  教堂門口的第二鳥居,原本社神的第一鳥居現在被放在旁邊的新城公園當牌坊。

 

  保留神社遺址的參道。

 /tmp/phpN6Tkrq  

  左側會先看到教堂入口和整座建物中歷史最悠久、最初設置紀念戰死日軍的「殉難將士瘞骨碑」。

 /tmp/phpSbIapT  

  佈滿爬藤植物的圍牆和玻璃花窗。

 /tmp/phpYcxlN5  /tmp/php4P0COh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以諾亞方舟和「聖伯多祿的船」為靈感而建的船型聖堂。

 /tmp/phpkfJ1ac  /tmp/phpLuDtQt  

  因為內部在布置婚禮會場就不好意思多做打擾(也是有對外開放),所以沒留意到那十四片特別向法國訂製、富有故事性的彩繪花窗玻璃,覺得可惜。

 /tmp/phpdLCw5K  

  教堂入口前的石燈籠,燈飾的花窗是日月。

 /tmp/phpUFVKoO  /tmp/php0Cb2bq  

  陰沉的天色和藤蔓攀附的建築莫名有種頹廢哥德風。

 /tmp/phpxd9s6L  /tmp/phpxqUPWV  

  走過教堂後在前面的是第三鳥居,左右的狛犬除了布滿青苔另類風情外稱得上保存良好。

 /tmp/phpEfP9vI  /tmp/phph0KnI8  

  一張一合象徵開始和結束的阿哞配置。

 /tmp/php02yRjB  /tmp/phptbXVNC    

  經過第三鳥居後是神父的住所和貓貓的休憩地(*/ω\*)

 /tmp/phpPQd1Qk  /tmp/phpsKk8iX  /tmp/phpDM6uf2  

  看到很多人的遊記都有曬貓大家看到的貓貓還有姿態都不太一樣我今天看到的就是睡了個爽不要來打攪我的軟萌樣

 /tmp/phpfNqBqd  /tmp/phpOlXUfF  /tmp/phpqcVuvr  

  再往前走是新城神社原本的本殿位置,狛犬仍在原位守護,只是護衛的對象換成了聖母瑪利亞。

 /tmp/phpmdQxtR  /tmp/phpW7YRDl  /tmp/phpzl8SJY  

  教堂旁邊豎有今昔對比的圖示。

 /tmp/php0V3nTl  /tmp/php5kVJ9Q  

  一座非常有故事和可看性的教堂,然後寫心得看到戴宏基神父的介紹又差點讓我淚目,真的打從心裡感謝神職人員,願意遠道而來為台灣東部的住民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所有,真的非常非常謝謝啊(´;ω;`)  

 

  延伸閱讀

  穿越歷史的和解 守護古蹟的戴宏基神父

  來花蓮最值得認識的人,戴宏碁神父來臺奉獻四十餘年

 

 

arrow
arrow

    準備去種田的夏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